1. 诗句鉴赏
  2.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的意思及出处和全诗鉴赏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处

出自:宋朝欧阳炯的《南乡子·路入南中》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全诗鉴赏

《南乡子·路入南中》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全诗拼音

lù rù nán zhōng ,guāng láng yè àn liǎo huā hóng 。liǎng àn rén jiā wēi yǔ hòu ,shōu hóng dòu ,shù dǐ xiān xiān tái sù shǒ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注释

⑴南中:泛指中国南方。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⑵桄(guāng光)榔:南方常绿乔木,树干高大。据《述异记》载:西蜀石门山,有树曰桄榔,皮里出屑如面,用作饼,食之,与面相似。因谓之桄榔面。蓼:水草之一种。⑶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鉴赏

  花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风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风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花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此词首句“路入南中”,点明地区,次句写“南中”桄榔枝叶茂密阴浓、蓼花淡红的自然环境。“桄榔叶暗蓼花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花,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风光。后面三句,范围愈来愈小:由“南中”到河边两岸人家;从“微雨后”到“收红立”。“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两句将“南中”特有的物产和风习、人物活动糅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典型的南方风情画,透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树底纤纤抬素手”,最具情致,是劳动场面的集中写照,是南方风物的写实,形象生动,欢快之情自见。全词因为有的这写实的一笔,整个儿地灵动起来了,显现出一种动人的风韵。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版权声明:本问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学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lxby.com/shiju/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