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句鉴赏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意思及出处和全诗鉴赏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处

出自:南北朝吕岩的《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全诗鉴赏

《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全诗拼音

cǎo pù héng yě liù qī lǐ ,dí nòng wǎn fēng sān sì shēng 。
guī lái bǎo fàn huáng hūn hòu ,bú tuō suō yī wò yuè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注释横野:宽阔的原野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时断断续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版权声明:本问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学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lxby.com/shiju/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