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句鉴赏
  2.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的意思及出处和全诗鉴赏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出处

出自:明朝魏禧的《登雨花台》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全诗鉴赏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全诗拼音

shēng píng sì shí lǎo chái jīng ,cǐ rì má xié bài gù jīng 。
shuí shǐ shān hé quán pò suì ?kě kān jiǎn fá dào yuán líng !
niú yáng jiàn lǚ duō xīn cǎo ,guàn gài yōng róng bàn jiù qīng 。
gē qì bú chéng tiān yǐ mù ,bēi fēng rì yè qǐ jiāng s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译文及注释

译文四十年来,甘守贫困度残生,脚穿麻鞋,此日登台望旧京。满目破碎,大好河山谁摧毁?一腔悲愤,园陵松柏竟凋零!牛羊践踏,大片春草变狼籍,车马驰骋,半是旧官显骄横。暮色苍茫欲哭无泪残阳斜,悲风猎猎,吹起大江呜咽声。

注释①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②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③冠盖:官僚们的官服车盖。雍容:华贵的样子。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作品背景

  魏禧是一位极富民族气节的文人。他生于明末,明亡后,与兄际瑞、弟礼隐居翠微山,筑室号“易堂”,授徒著述,有“宁都三魏”之称,又与彭士望等称“易堂九子”,而以禧之文名为最著。他深怀亡国之痛,在《许秀才传》中沉痛地说:“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他的散文多表彰抗敌殉国和坚守志节之士,他的诗歌多抒写故国之寺和国破之悲。这首《登雨花台》诗就表达了他对明清易代的伤感哀痛。

  此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据明亡已二十年。作为长期隐居故乡的遗民诗人,魏禧四十岁时来到旧京南京,登上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仍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七律。

版权声明:本问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学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lxby.com/shiju/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