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人心惶惶【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成语解释: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 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

    成语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 人中之龙【rén zhōng zhī lóng】

    成语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成语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

    成语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杀鸡儆猴【shā jī jǐng hóu】

    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 杀鸡取卵【shā jī qǔ luǎn】

    成语解释: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伊索寓言》

  • 杀鸡吓猴【shā jī xià hóu】

    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语出处: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

  • 声名狼藉【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使羊将狼【shǐ yáng jiàng láng】

    成语解释: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手忙脚乱【shǒu máng jiǎo luàn】

    成语解释: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鼠肝虫臂【shǔ gān chóng bì】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 鼠窃狗盗【shǔ qiè gǒu dào】

    成语解释: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 鼠窜狼奔【shǔ cuàn láng bēn】

    成语解释: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窜狼奔,都奔东平府来。”

  • 鼠牙雀角【shǔ yá què jiǎo】

    成语解释: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 顺手牵羊【shùn shǒu qiān yáng】

    成语解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

  • 丧家之狗【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解释: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 蛇蝎心肠【shé xiē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 鼠肚鸡肠【shǔ dù jī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成语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成语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偷鸡不着蚀把米【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成语解释: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 偷鸡摸狗【tōu jī mō gǒu】

    成语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 投鼠忌器【tóu shǔ jì qì】

    成语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 屠所牛羊【tú suǒ niú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成语出处:《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成语解释: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兔死狐悲【tù sǐ hú bēi】

    成语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成语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 兔丝燕麦【tù sī yàn mài】

    成语解释: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 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

    成语解释: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 万马齐喑【wàn mǎ qí yīn】

    成语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成语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亡羊得牛【wáng yáng dé niú】

    成语解释: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 望子成龙【wàng zǐ chéng lóng】

    成语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为丛驱雀【wèi cóng qū què】

    成语解释: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味如鸡肋【wèi rú jī lèi】

    成语解释: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