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吃苦耐劳【chī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成语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读书三到【dú shū sān dào】

    成语解释: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成语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敦本务实【dūn běn wù shí】

    成语解释: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

    成语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 捷足先登【jié zú xiān dēng】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刻画入微【kè huà rù wēi】

    成语解释: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盘根究底【pán gēn jiū dǐ】

    成语解释: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成语出处:郭沫若《残春及其他 牧羊哀话三》:“我失悔我不应该盘根究底,这样地苦了他。”

  • 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

    成语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慎重其事【shèn zhòng qí shì】

    成语解释:指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

  • 偷工减料【tōu gōng jiǎn liào】

    成语解释: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 玩忽职守【wán hū zhí shǒu】

    成语解释: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 先见之明【xiān jiàn zhī míng】

    成语解释: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

    成语解释: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 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

    成语解释: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

    成语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 消极怠工【xiāo jí dài gōng】

    成语解释: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 言必有据【yán bì yǒu jù】

    成语解释: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成语出处:鲁迅《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责有攸归【zé yǒu yōu guī】

    成语解释:攸:所;归:归属。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语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

    成语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 粗枝大叶【cū zhī dà yè】

    成语解释: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 革故鼎新【gé gù dǐng xīn】

    成语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另辟蹊径【lìng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