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 顶天立地【dǐng tiān lì dì】

    成语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 斗转星移【dǒu zhuǎn xīng yí】

    成语解释: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直睡的陵迁谷变,石烂松枯,斗转星移。”

  •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成语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九天揽月【jiǔ tiān lǎn yuè】

    成语解释: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成语出处: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九霄云外【jiǔ xiāo yún wài】

    成语解释: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 茫无边际【máng wú biān jì】

    成语解释: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成语出处: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钱花光了,没钱买火车票,父亲急得在湖岸上来回转圈,望着茫无边际的湖水发愁。”

  • 茫无涯际【máng wú yá jì】

    成语解释: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成语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虽然只赤光一线,依微隐约,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无涯际的前程。”

  • 七步成诗【qī bù chéng shī】

    成语解释:称人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深不可测【shēn bù kě cè】

    成语解释: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吼山》:“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

  •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成语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偷天换日【tōu tiān huàn rì】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 无穷无尽【wú qióng wú jìn】

    成语解释: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星罗棋布【xīng luó qí bù】

    成语解释: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烟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

    成语解释: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成语出处: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 一步登天【yī bù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成语出处:清·徐珂《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当监临,斯文扫地。”

  •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 众星捧月【zhòng xīng pěng yuè】

    成语解释: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

    成语解释: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成语出处:《汉书·礼乐志》:“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 包罗万象【bāo luó wàn xiàng】

    成语解释: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成语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寸步难行【cùn bù nán xí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 流星赶月【liú xīng gǎn yuè】

    成语解释: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

  • 漫无边际【màn wú biān j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

    成语解释: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 晴天霹雳【qíng tiān pī lì】

    成语解释: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成语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 虚无飘渺【xū wú piāo miǎo】

    成语解释: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成语出处:

  • 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成语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 神秘莫测【shén mì mò cè】

    成语解释:不可理解与预测的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往里边望望,黑洞洞阴森森的,神秘莫测。”

  • 群星璀璨【qún xīng cuǐ càn】

    成语解释:文字表面指天上的繁星闪烁发光,美丽耀人,光彩夺目。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犹如很多星星闪耀一般。也可用来形容具体的实物(少数)。

    成语出处:

  • 浩瀚无垠【hào hàn wú yín】

    成语解释:形容水势盛大没有边际。多比喻大海或天空面积广大。浩瀚,即“广大、辽阔”;垠,即“边际”;

    成语出处:

  • 天人路隔【tiān rén lù gé】

    成语解释: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 一片漆黑【yī piàn qī hēi】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黑暗。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11章:“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屋里屋外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