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朝乾夕惕【zhāo qián xī tì】

    成语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成语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真金不怕火炼【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成语解释: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争分夺秒【zhēng fēn duó miǎo】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之死靡它【zhī sǐ mǐ tā】

    成语解释: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 志坚行苦【zhì jiān xíng kǔ】

    成语解释: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 指天誓日【zhǐ tiān shì rì】

    成语解释: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 至死不变【zhì sǐ bù biàn】

    成语解释: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智勇双全【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成语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

    成语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忠贞不渝【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语解释: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 猪突豨勇【zhū tū xī yǒng】

    成语解释: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

  •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语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自始自终【zì shǐ zì zhōng】

    成语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 坐薪悬胆【zuò xīn xuán dǎn】

    成语解释: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金史·术虎筠寿传》:“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 坐以待旦【zuò yǐ dài dàn】

    成语解释: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成语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 真金不怕火【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 枕典席文【zhěn diǎn xí wén】

    成语解释: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成语出处: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 柱石之坚【zhù shí zhī jiān】

    成语解释:像柱石一样坚硬。比喻大臣坚强可靠,能担负国家重任。

    成语出处:

  • 冰清玉润【bīng qīng yù rùn】

    成语解释: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

  • 冰壶秋月【bīng hú qiū yuè】

    成语解释: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冰魂雪魄【bīng hún xuě pò】

    成语解释: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宋·陆游《北坡梅》诗:“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 冰清玉洁【bīng qīng yù jié】

    成语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

    成语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 不挠不折【bù náo bù zhé】

    成语解释: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 从容就义【cóng róng jiù yì】

    成语解释: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

    成语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 磨杵成针【mó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

    成语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成语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 木人石心【mù rén shí xīn】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成语出处:《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 目不窥园【mù bù kuī yuán】

    成语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屈节辱命【qū jié rǔ mìng】

    成语解释: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全神贯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

    成语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 群威群胆【qún wēi qún dǎn】

    成语解释: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成语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

    成语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 铁石心肠【tiě shí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宋·苏轼《与李公择书》:“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