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大千世界【dà qiān shì jiè】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恒河沙数【héng hé shā shù】

    成语解释: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 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 举目无亲【jǔ mù wú qīn】

    成语解释: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成语出处:唐·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 苦尽甘来【kǔ jìn gān lái】

    成语解释: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 历历可数【lì lì kě shǔ】

    成语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 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千里迢迢【qiān lǐ tiáo tiáo】

    成语解释: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 三更半夜【sān gēng bàn yè】

    成语解释: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成语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杀一儆百【shā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相依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

    成语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 杳如黄鹤【yǎo rú huáng hè】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一去不复返【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琼楼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

    成语解释: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 下落不明【xià luò bù míng】

    成语解释: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成语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成语解释: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成语出处: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 大江东去【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

    成语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历历在目【lì lì zài mù】

    成语解释: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成语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 青黄不接【qīng huáng bù jiē】

    成语解释: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成语出处:《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 四海为家【sì hǎi wéi jiā】

    成语解释: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 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

    成语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 千古绝唱【qiān gǔ jué chàng】

    成语解释: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 如日中天【rú rì zhōng tiān】

    成语解释: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 无欲则刚【wú yù zé gāng】

    成语解释:指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利益所诱惑,就是达到了真正的刚义。注:刚指公道原则,是顺其自然的一种坚持。

    成语出处: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 一去不返【yī qù bù fǎn】

    成语解释: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成语出处: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