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弃书捐剑【qì shū juān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 琴心剑胆【qín xīn jiàn dǎn】

    成语解释: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语出处: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 刃树剑山【rèn shù jiàn shān】

    成语解释: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 杀气腾腾【shā qì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杀气腾腾蔽远空,一声传语似金钟,两家赌战分成败,只在来人启口中。”

  • 舌剑唇枪【shé jiàn chún qiāng】

    成语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 深情故剑【shēn qíng gù jiàn】

    成语解释: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成语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 十年磨剑【shí nián mó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成语出处: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 上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语解释: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宝剑,表示授于全权,可以先斩后奏。现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乃至坐着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着‘上方宝剑’(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宣谕’。”

  • 无足轻重【wú zú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帷灯匣剑【wéi dēng xiá jiàn】

    成语解释: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杯影蛇弓魔入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 喜新厌旧【xǐ xīn yàn jiù】

    成语解释: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 匣剑帷灯【xiá jiàn wéi dēng】

    成语解释: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

  • 先斩后奏【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语解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 悬剑空垄【xuán jiàn kōng lǒng】

    成语解释:比喻心许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变。

    成语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 项庄舞剑【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 一触即发【yī chù jí fā】

    成语解释: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成语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延津剑合【yán jīn jiàn hé】

    成语解释: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

    成语出处:方知两剑分而复合,以此变化而去也。至今人说因缘凑巧,多用‘延津剑合’故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

  • 一剑之任【yī jiàn zhī rèn】

    成语解释:指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亦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成语出处:《尉缭子·武议》:“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战国策·齐策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

  • 一无所成【yī wú suǒ chéng】

    成语解释:一点没有成就。

    成语出处:清·黄遵楷《跋》:“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无所成,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

  • 铸剑为犁【zhù jiàn wéi lí】

    成语解释: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 拔剑论功【bá jiàn lùn gōng】

    成语解释: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 卖剑买牛【mài jiàn mǎi niú】

    成语解释: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成语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 契船求剑【qì chuán qiú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后多作“刻舟求剑”。

    成语出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牵鬼上剑【qiān guǐ shàng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困难。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下湖》:“读书牵鬼上剑,饮酒车水灌田。”

  • 弹剑作歌【tán jiàn zuò gē】

    成语解释:比喻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唐·李白《行路难·其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 齿剑如归【chǐ jiàn rú guī】

    成语解释:犹言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 刀头剑首【dāo tóu jiàn shǒu】

    成语解释:极喻危险的境遇。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欲杀何当有百身。”

  • 借剑杀人【jiè jiàn shā rén】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同“借刀杀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 买犁卖剑【mǎi lí mài jiàn】

    成语解释: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成语出处: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 琴剑飘零【qín jiàn piāo líng】

    成语解释: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成语出处:明 钱晔《赠周歧凤》:“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 松枝挂剑【sōng zhī guà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成语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帷灯箧剑【wéi dēng qiè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同“帷灯匣剑”。

    成语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 学书学剑【xué shū xué jiàn】

    成语解释:学文练武。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 蜜口剑腹【mì kǒu jiàn fù】

    成语解释: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成语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 尚方宝剑【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语解释: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一回:“御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