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祸不旋踵【huò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成语出处:《北史·袁翻传》:“若违忤要势,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 经年累月【jīng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成语出处: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今来古往【jīn lái gǔ wǎng】

    成语解释:犹古往今来。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敬时爱日【jìng shí ài rì】

    成语解释:指珍惜时间。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 苦心积虑【kǔ xīn jī lǜ】

    成语解释: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成语出处:《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孙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

  • 刻不待时【kè bù dài shí】

    成语解释:谓时间紧迫。

    成语出处:《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时遭大祸,叫我三人那里奔。”

  • 历日旷久【lì rì kuàng jiǔ】

    成语解释: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 难更仆数【nán gēng pú shǔ】

    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青山不老【qīng shān bù lǎo】

    成语解释: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

  • 人生如朝露【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

    成语解释: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 日复一日【rì fù yī rì】

    成语解释: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 绕梁三日【rǎo liáng sān rì】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日长似岁【rì cháng sì suì】

    成语解释:一天像一年一样长。形容时间过得太慢。

    成语出处:宋·陆游《秋思》诗:“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 日短心长【rì duǎn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指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

  • 日许多时【rì xǔ duō shí】

    成语解释:估量时间的词。指已有许多时光。

    成语出处:宋·石孝友《声声慢》词:“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

  • 三余读书【sān yú dú shū】

    成语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时过境迁【shí guò jìng qiān】

    成语解释: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 硕果仅存【shuò guǒ jǐn cún】

    成语解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易·剥》:“上九,硕果不食。”

  • 天老地荒【tiān lǎo dì huāng】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同“天荒地老”。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 万古千秋【wàn gǔ qiān qiū】

    成语解释: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僧问:‘如何是五老峰前句?’师曰:‘万古千秋。’”

  •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无始无终【wú shǐ wú zhōng】

    成语解释:无起始,无终了。表示无丝毫时间限制的状态。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

  • 枉费日月【wǎng fèi rì yuè】

    成语解释: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成语出处:宋·朱熹《管下县相视约束》:“不惟重扰灾伤人户,亦恐枉费日月,不能了办。”

  • 一寸光阴一寸金【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成语出处: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来二去【yī lái èr qù】

    成语解释: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成语出处: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象真的一样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 只争朝夕【zhǐ zhēng zhāo xī】

    成语解释: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朝朝暮暮【zhāo zhāo mù mù】

    成语解释: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兆载永劫【zhào zǎi yǒng jié】

    成语解释: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成语出处:《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 转瞬即逝【zhuǎn shùn jí shì】

    成语解释:一转眼就消逝。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值夜的仆人和巡更的更夫听见了那声转瞬即逝的惨叫,慌忙行动起来。”

  • 日月跳丸【rì yuè tiào wán】

    成语解释:跳丸:跳滚的弹丸。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