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蚓秋蛇【chūn yǐn qiū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大气磅礴【dà qì páng bó】

    成语解释:形容气势浩大。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 丰筋多力【fēng jēn duō lì】

    成语解释: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 矫若惊龙【jiǎo ruò jīng lóng】

    成语解释: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力透纸背【lì tòu zhǐ bèi】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 颜筋柳骨【yán jīn liǔ gǔ】

    成语解释: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 游云惊龙【yóu yún jīng lóng】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精妙。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字字珠玑【zì zì zhū jī】

    成语解释: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笔底龙蛇【bǐ dǐ lóng shé】

    成语解释: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 笔酣墨饱【bǐ hān mò bǎo】

    成语解释: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成语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笔老墨秀【bǐ lǎo mò xiù】

    成语解释: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成语出处:明·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 笔墨横姿【bǐ mò héng zī】

    成语解释: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成语出处:清·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语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龙蛇飞动【lóng shé fēi dòng】

    成语解释: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成语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 铁画银钩【tiě huà yín gōu】

    成语解释: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笔扫千军【bǐ sǎo qiān jūn】

    成语解释: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成语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 鸾飘凤泊【luán piāo fèng bó】

    成语解释: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 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成语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 轻描淡写【qīng miáo dàn xiě】

    成语解释: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着急。”

  • 笔底春风【bǐ dǐ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成语出处:元·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成语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妙笔生花【miào bǐ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笔底生花【bǐ dǐ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成语出处:谢冕《远方的星》:“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笔底生花,具有当诗人的气质。”

  • 心正笔正【xīn zhèng bǐ zhèng】

    成语解释: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成语出处:《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丁真楷草【dīng zhēn kǎi cǎo】

    成语解释: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 左冲右突【zuǒ chōng yòu tū】

    成语解释: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