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感受的成语大全(351个)

  • 1.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2.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释义: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 3.爱屋及乌  [ ài wū jí wū ]

    释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4.安土重迁  [ ān tǔ zhòng qiān ]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5.黯然伤神  [ àn rán shāng shén ]

    释义: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6.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7.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8.昂首阔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释义: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 9.把玩无厌  [ bǎ wán wǔ yàn ]

    释义: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 10.百感交集  [ bǎi gǎn jiāo jí ]

    释义: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11.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12.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 13.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释义: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14.不看僧面看佛面  [ 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

    释义: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 15.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释义: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 16.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17.触景生情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释义: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 18.椎心泣血  [ chuí xīn lì xuè ]

    释义: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 19.捶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释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20.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1.唇齿相依  [ chún chǐ xiāng yī ]

    释义: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22.惙怛伤悴  [ chuò dá shāng cuì ]

    释义:惙怛:忧伤的样子;伤悴:悲愁。形容非常忧伤、悲愁。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 23.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24.乘兴而来  [ chéng xìng ér lái ]

    释义: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 25.重足而立  [ chóng zú ér lì ]

    释义: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出处:西汉·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 26.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 27.大快人心  [ dà kuài rén xīn ]

    释义: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 28.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 29.大惊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释义: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 30.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释义: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心里感受的词语大全(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