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

    成语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不顾一切【bù gù yī qiè】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顾。

    成语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成千上万【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 改弦易辙【gǎi xi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成语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成语出处:《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 功成名就【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

    成语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成语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 旧病复发【jiù bìng fù fā】

    成语解释:原来的病又犯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二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 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成语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 声名狼藉【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无论如何【wú lùn rú hé】

    成语解释:不管怎样。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 无伤大雅【wú shāng dà yǎ】

    成语解释: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

  • 洗心革面【xǐ xīn gé miàn】

    成语解释: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 游刃有余【yóu rèn yǒu yú】

    成语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

    成语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自吹自擂【zì chuī zì léi】

    成语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放荡不羁【fàng d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 醉生梦死【zuì shēng mèng sǐ】

    成语解释: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成语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 密不可分【mì bù kě fēn】

    成语解释: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成语出处: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

  • 走回头路【zǒu huí tóu lù】

    成语解释: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我鬼迷昏了头,却不过高松年的情面,吃了许多苦,还要半途而废,走回头路!”

  • 滴酒不沾【dī jiǔ bù zhān】

    成语解释:一点酒也不喝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