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昂然自得【áng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 独立自主【dú lì zì zhǔ】

    成语解释: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固执己见【gù zhí jǐ jiàn】

    成语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成语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洁身自爱【jié shēn zì ài】

    成语解释: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妄自尊大【wàng zì zūn dà】

    成语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自给自足【zì jǐ zì zú】

    成语解释: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自高自大【zì gāo zì dà】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 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

    成语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成语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毛遂自荐【máo suí zì jiàn】

    成语解释: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 敝帚自珍【bì zhǒu zì zhēn】

    成语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 唯我独尊【wéi wǒ dú zūn】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