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辞劳苦【bù cí láo kǔ】

    成语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吃苦耐劳【chī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成语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风餐露宿【fēng cān lù sù】

    成语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èi】

    成语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

    成语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成语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快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成语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成语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 乐此不疲【lè cǐ bù pí】

    成语解释: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宵衣旰食【xiāo yī gàn shí】

    成语解释: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 枵腹从公【xiāo fù cóng gōng】

    成语解释: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洗在狱》楔子:“到了这个分上,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小心谨慎【xiǎo xīn jǐn shèn】

    成语解释: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业业兢兢【yè yè jīng jīng】

    成语解释: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帝纪赞》:“显宗不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晋书·潘尼传》:“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

  •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语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孜孜不辍【zī zī bù chuò】

    成语解释: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

    成语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 肝脑涂地【gān nǎo tú dì】

    成语解释: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 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精耕细作【jīng gēng xì zuò】

    成语解释: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 勤勤恳恳【qín qín kěn kěn】

    成语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业精于勤【yè jīng yú qín】

    成语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一心为公【yī xīn wéi gōng】

    成语解释: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成语出处:

  • 起早摸黑【qǐ zǎo mō hēi】

    成语解释: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成语出处:《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 干劲冲天【gàn jìn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做事的积极性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成语出处: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 孳孳不息【zī zī bù xī】

    成语解释: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不懈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性沈深好学,孳孳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