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成语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成语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自力更生【zì lì gēng shēng】

    成语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成语出处: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 真金不怕火【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 卑鄙龌龊【bēi bǐ wò chuò】

    成语解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成语出处: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 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

    成语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 冰清玉洁【bīng qīng yù jié】

    成语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

    成语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 不同流俗【bù tóng liú sú】

    成语解释: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成语出处:《礼记·射义》:“不从流俗。”

  • 赤胆忠心【chì dǎn zhōng xīn】

    成语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 冲锋陷阵【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成语解释: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

    成语出处:《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 高情远致【gāo qíng yuǎn zhì】

    成语解释: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成语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 宽洪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同“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 龙骧虎步【lóng xiāng hǔ bù】

    成语解释: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卜疑》:“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三国志·魏书·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 面不改色【miàn bù gǎi sè】

    成语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明辨是非【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 全心全意【quán xīn quán yì】

    成语解释: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成语出处: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成语解释: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挺身而出【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语解释: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 遇人不淑【yù rén bù shū】

    成语解释: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 卑陋龌龊【bēi lòu wò chuò】

    成语解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成语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他们那种卑陋龌龊的性质,终久是改不了的!”

  •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

    成语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德厚流光【dé hòu liú guāng】

    成语解释: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 扶危济困【fú wēi jì kùn】

    成语解释: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 公平正直【gōng píng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襟怀坦白【jīn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 勤勤恳恳【qín qín kěn kěn】

    成语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 永垂不朽【yǒng chuí bù xiǔ】

    成语解释: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成语出处:《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

  • 英姿焕发【yīng zī huàn fā】

    成语解释: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 斩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助人为乐【zhù rén wéi lè】

    成语解释:帮助人就是快乐。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 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

    成语解释: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成语出处:《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