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伯乐相马【bó lè xiàng mǎ】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

    成语解释: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成语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 不识好歹【bù shí hǎo dǎi】

    成语解释: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

  • 唇齿相依【chún chǐ xiāng yī】

    成语解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成语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生不逢时【shēng bù féng shí】

    成语解释: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成语出处:《诗·大雅·桑柔》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 识时务者为俊杰【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语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识文断字【shí wén duàn zì】

    成语解释: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 似曾相识【sì céng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成语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素不相识【sù bù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

  • 相见恨晚【xiāng jiàn hèn wǎn】

    成语解释: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 相依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

    成语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 相映成趣【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成语解释: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成语出处: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 相视莫逆【xiāng shì mò nì】

    成语解释: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 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邂逅相遇【xiè hòu xiāng yù】

    成语解释: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 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

    成语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 一面之交【yī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成语出处: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 一气呵成【yī qì hē chéng】

    成语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 有眼不识泰山【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渔翁得利【yú wēng dé lì】

    成语解释: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成语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 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

    成语解释: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

  • 不识抬举【bù shí tái jǔ】

    成语解释: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 不识泰山【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不打不相识【bù dǎ bù xiāng shí】

    成语解释: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

    成语解释: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同病相怜【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成语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成语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 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成语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

    成语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成语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 一相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成语出处: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厢情愿’。”

  • 知书识礼【zhī shū shí lǐ】

    成语解释:有文化,懂礼貌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 相夫教子【xiàng fū jiào zǐ】

    成语解释:相:辅佐,扶助。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相夫子。”

  • 壮志难酬【zhuàng zhì nán chóu】

    成语解释: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