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山中宰相【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成语解释: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成语出处:《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 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语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成语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声振寰宇【shēng zhèn huán yǔ】

    成语解释: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成语出处:《南史·梁本纪论》:“介胄仁义,折冲尊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

  •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成语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首屈一指【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成语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深明大义【shēn míng dà yì】

    成语解释:指识大体,顾大局。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 圣神文武【shèng shén wén wǔ】

    成语解释: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 头角峥嵘【tóu jiǎo zhēng róng】

    成语解释: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

  • 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

    成语解释: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歪门邪道【wāi mén xié dào】

    成语解释: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 万夫不当之勇【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语解释: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 威望素著【wēi wàng sù zhù】

    成语解释: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成语出处:《宋史·宗泽传》:“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 无出其右【wú chū qí yòu】

    成语解释: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成语出处:《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见与语,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

  •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 万夫不当【wàn fū bù dāng】

    成语解释: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

  • 威震天下【wēi zhè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 吾家千里驹【wú jiā qiān lǐ jū】

    成语解释:千里驹:日行千里的马。我家的千里马。夸赞自家优秀的子侄。

    成语出处:《晋书·符朗载记》:“坚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 雄才大略【xióng cái dà lüè】

    成语解释: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成语出处:《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秀出班行【xiù chū bān háng】

    成语解释: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 虚怀若谷【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骁勇善战【xiāo yǒng shàn zhàn】

    成语解释:勇猛,善于战斗。

    成语出处:《南齐书·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 学识渊博【xué shí yuān bó】

    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成语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 仰不愧天【yǎng bù kuì tiān】

    成语解释: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一代风流【yī dài fēng liú】

    成语解释: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后山诗注·丞相温公挽词》:“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

    成语解释:比喻清楚、明白。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 一世龙门【yī shì lóng mén】

    成语解释: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 毅然决然【yì rán jué rán】

    成语解释: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 勇冠三军【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语解释: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油腔滑调【yóu qiāng huá dià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不严肃。

    成语出处:清·王士祯《师友诗传录》:“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 引经据典【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