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景星凤皇【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语解释: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景星凤凰【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语解释: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同“景星凤皇”。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

  •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 昆山片玉【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慷慨就义【kāng kǎi jiù yì】

    成语解释: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廉洁奉公【lián jié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廉直不贪,忠诚履行公职。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 良金美玉【liáng jīn měi yù】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成语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 临危不惧【lín wēi bù jù】

    成语解释: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鸾翔凤集【luán xiáng fèng jí】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成语出处: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 乱世英雄【luàn shì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 龙翰凤雏【lóng hàn fèng chú】

    成语解释:比喻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 龙翰凤翼【lóng hàn fèng yì】

    成语解释:比喻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三国·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 南金东箭【nán jīn dōng jiàn】

    成语解释: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年高德劭【nián gāo dé shào】

    成语解释: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 女中豪杰【nǚ zhōng háo jié】

    成语解释: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 旁征博引【páng zhēng bó yǐn】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成语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

  • 贫贱不移【pín jiàn bù yí】

    成语解释: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

    成语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 气冲牛斗【qì chōng niú dǒu】

    成语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 气冲霄汉【qì chōng xiāo hàn】

    成语解释:形容魄力非常大。

    成语出处: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 气宇轩昂【qì yǔ xuān á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 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

    成语解释: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成语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语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成语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青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

    成语解释: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人才辈出【rén cái bèi chū】

    成语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 人中之龙【rén zhōng zhī lóng】

    成语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成语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

    成语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荣华富贵【róng huá fù guì】

    成语解释: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 日行千里【rì xí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成语出处:《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