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语解释: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昂首阔步【áng shǒu kuò bù】

    成语解释: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成语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 昂首挺胸【áng shǒu tǐng xiōng】

    成语解释: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成语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昂霄耸壑【áng xiāo sǒng hè】

    成语解释: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成语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凌霄花》卷三十四:“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 百战百胜【bǎi zhàn bǎi shèng】

    成语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 补天浴日【bǔ tiān yù rì】

    成语解释: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 不恶而严【bù è ér yán】

    成语解释: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成语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不欺暗室【bù qī àn shì】

    成语解释: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超群绝伦【chāo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才学兼优【cái xué jiān yōu】

    成语解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 材雄德茂【cái xióng dé mào】

    成语解释:指才德杰出。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 雏凤清声【chú fèng qīng shēng】

    成语解释: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

    成语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德才兼备【dé cái jiān bèi】

    成语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

    成语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成语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顶天立地【dǐng tiān lì dì】

    成语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 东南之宝【dōng nán zhī bǎo】

    成语解释: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东南之秀【dōng nán zhī xiù】

    成语解释:指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东南竹箭【dōng nán zhú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

    成语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 奋勇当先【fèn yǒng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成语出处:《隋书·史祥传》:“公竭诚奋勇,一举克定。” 元·关汉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 封胡遏末【fēng hú è mò】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子弟。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成语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风流人物【fēng liú rén wù】

    成语解释: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风云人物【fēng yún rén wù】

    成语解释: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成语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 奉公守法【fèng gōng shǒu fǎ】

    成语解释: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 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成语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伏龙凤雏【fú lóng fèng chú】

    成语解释: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盖世无双【gài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 盖世英雄【gài shì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 高风亮节【gāo fēng liàng jié】

    成语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