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

    成语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 将功折罪【jiāng gōng zhé zuì】

    成语解释:拿功劳补偿过失。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元·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去来。”

  • 无穷无尽【wú qióng wú jìn】

    成语解释: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无所作为【wú suǒ zuò wéi】

    成语解释: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 无踪无影【wú zōng wú yǐng】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痕迹、影子。形容完全消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 心灰意懒【xīn huī yì lǎn】

    成语解释:灰:消沉;懒:懈怠。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

    成语出处:元·乔吉《玉交枝·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心灰意冷【xīn huī yì lěng】

    成语解释: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 心如死灰【xīn rú sǐ huī】

    成语解释: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意气风发【yì qì fēng fā】

    成语解释: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意懒心灰【yì lǎn xīn huī】

    成语解释: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雄心勃勃【xióng xīn bó bó】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成语出处: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

    成语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

    成语解释: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 千辛万苦【qiān xīn wàn kǔ】

    成语解释: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