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拔了萝卜地皮宽【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成语解释: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1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 板上钉钉【bǎn shàng dìng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成语出处: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 波光粼粼【bō guāng lín lín】

    成语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成语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 卜夜卜昼【bǔ yè bǔ zhòu】

    成语解释: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 不过尔尔【bù guò ěr ěr】

    成语解释: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

  •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成语解释: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 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 楚楚可怜【chǔ chǔ kě lián】

    成语解释: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 刺刺不休【cì cì bù xiū】

    成语解释: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 此恨绵绵【cǐ hèn mián mián】

    成语解释: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长夜漫漫【cháng yè màn màn】

    成语解释: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成语出处:《淮南子·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 侈侈不休【chǐ chǐ bù xiū】

    成语解释: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成语出处:沙汀《闯关》一:“左嘉很快就把问题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辩解起来,直到好一阵才把话头牵开。”

  • 楚楚不凡【chǔ chǔ bù fán】

    成语解释: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 楚楚动人【chǔ chǔ dòng rén】

    成语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 楚楚可人【chǔ chǔ kě rén】

    成语解释: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 蹙蹙靡骋【cù cù mǐ chěng】

    成语解释:指局促,无法舒展。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 吉凶未卜【jí xiōng wèi bǔ】

    成语解释:吉凶:吉利与不吉利,引申为祸福,成败;卜:占卜,引申为预测。无法预测是福是祸、是成是败。

    成语出处:圣人命我进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

  • 明明白白【míng míng bái bái】

    成语解释: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 气势汹汹【qì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情深似海【qíng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成语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 日月如梭【rì yuè rú suō】

    成语解释: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出处: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

    成语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视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

    成语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生死未卜【shēng sǐ wèi bǔ】

    成语解释: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5回:“急的是母亲生死未卜,深怕见了面不能说话,仍和不见一般,岂不可痛!”

  • 瘦骨嶙嶙【shòu gǔ lín lín】

    成语解释: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成语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 未卜先知【wèi bǔ xiān zhī】

    成语解释:卜:占卜,打卦,古人用火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未来的吉凶祸富。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 无所事事【wú suǒ shì shì】

    成语解释: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 握粟出卜【wò sù chū bo】

    成语解释: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成语出处:《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

  • 想入非非【xiǎng rù fēi fēi】

    成语解释: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成语出处:《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 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

    成语解释: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到了郡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一个萝卜一个坑【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