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月夕花朝【yuè xī huā zhāo】

    成语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过时黄花【guò shí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 好景不常【hǎo jǐ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 花花世界【huā huā shì jiè】

    成语解释: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成语出处: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花容月貌【huā róng yuè mào】

    成语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成语解释: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借花献佛【jiè huā xiàn fó】

    成语解释: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成语出处:《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 锦上添花【jǐn shàng tiān huā】

    成语解释: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成语出处: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披红戴花【pī hóng dài huā】

    成语解释: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成语出处:二月河《雍正皇帝》第25回:“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 奇花异草【qí huā yì cǎo】

    成语解释: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生花妙笔【shēng huā miào bǐ】

    成语解释: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水性杨花【shuǐ xìng yáng huā】

    成语解释: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 水月镜花【shuǐ yuè jìng huā】

    成语解释: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 天花乱坠【tiān huā luàn zhuì】

    成语解释: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 头昏眼花【tóu hūn yǎn huā】

    成语解释: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瞿耐庵到任不多几日,不要说别的,但是本衙门的开销,什么差役工食、犯人口粮,他胸中毫无主宰,早弄得头昏眼花,七颠八倒。”

  •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雾里看花【wù lǐ kàn huā】

    成语解释: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成语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 心花怒放【xīn huā nù fàng】

    成语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绣花枕头【xiù huā zhěn tóu】

    成语解释: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成语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 移花接木【yí huā jiē mù】

    成语解释: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 月下花前【yuè xià huā qián】

    成语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