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

    成语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 真金不怕火炼【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成语解释: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真金不怕火【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 初生牛犊不怕虎【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成语解释: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 明媒正娶【míng méi zhèng qǔ】

    成语解释: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论起初婚,王氏在前,只因休了一番,这平氏到是明媒正娶,又且平氏年长一岁,让平氏为正房,王氏反做偏房,两个姐妹相称。”

  • 堂而皇之【táng ér huáng zhī】

    成语解释: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 敢作敢为【gǎn zuò gǎn wéi】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六十九回:“敢作敢为,并不知宫中忌惮。”

  • 乳犊不怕虎【rǔ dú bù pà hǔ】

    成语解释: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成语出处:

  • 真金不怕火来烧【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成语解释: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经得起实践检验,不怕任何非议

    成语出处:郭沫若《相见以诚》:“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

  • 敢做敢为【gǎn zuò gǎn wéi】

    成语解释: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