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大有裨益【dà yǒu bì yì】

    成语解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成语出处:《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 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 多多益办【duō duō yì bàn】

    成语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同“多多益善”。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汉书》作“多多益办”。

  •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成语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

    成语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成语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开利除害【kāi lì chú hài】

    成语解释:犹言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语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佩韦佩弦【pèi wéi pèi xián】

    成语解释: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成语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 裒多益寡【póu duō yì guǎ】

    成语解释:裒:减少;:增补。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给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成语出处:《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 禽息鸟视【qín xī niǎo shì】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 日滋月益【rì zī yuè yì】

    成语解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同“日益月滋”。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则用力百倍矣。”

  • 徒劳无益【tú láo wú yì】

    成语解释: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

    成语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兴利除弊【xīng lì chú bì】

    成语解释: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成语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 延年益寿【yán nián yì shòu】

    成语解释: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 一谦四益【yī qiān sì yì】

    成语解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成语出处:《周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 有损无益【yǒu sǔn wú yì】

    成语解释: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 治丝益棼【zhì sī yì fén】

    成语解释:治:整理;益:越发;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既得利益【jì dé lì yì】

    成语解释: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成语出处: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 买菜求益【mǎi cài qiú yì】

    成语解释:比喻争多嫌少。

    成语出处:《高士传·严光》:“买菜乎?求益也。”

  • 穷当益坚【qióng dāng yì jiān】

    成语解释:空:穷困。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逆耳良言【nì ěr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七损八益【qī sǔn bā yì】

    成语解释: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成语出处:

  • 苦口恶石【kǔ kǒu è shí】

    成语解释: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 美益求美【měi yì qiú měi】

    成语解释:益:更。美上更加求美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警世钟》:“一切陆军、海军、政治、工艺,无不美益求美,精益求精。”

  • 获益匪浅【huò yì fěi qiǎn】

    成语解释: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成语出处:

  • 韩信将兵【hán xìn jiàng bīng】

    成语解释: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成语出处: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 开卷有得【kāi juàn yǒu dé】

    成语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成语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受益匪浅【shòu yì fěi qiǎn】

    成语解释: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成语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 益上损下【yì shàng sǔn xià】

    成语解释:有益上层的人,损害下层的人

    成语出处:《清史稿·世祖本纪》:“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