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辞劳苦【bù cí láo kǔ】

    成语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不知肉味【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百无一成【bǎi wú yī chéng】

    成语解释: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圣哲画象记》:“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 不知寝食【bù zhī qǐn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

  • 陈言务去【chén yán wù qù】

    成语解释: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策驽砺钝【cè nú lì dùn】

    成语解释: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成语出处:宋·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 滴水穿石【dī shuǐ chuān shí】

    成语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分秒必争【fēn miǎo bì zhēng】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

    成语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服田力穑【fú tián lì sè】

    成语解释: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 竿头日进【gān tóu rì jìn】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攻苦食淡【gōng kǔ shí dàn】

    成语解释: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 躬体力行【gōng tǐ lì xíng】

    成语解释: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成语出处: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

  • 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

    成语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成语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 鸡鸣而起【jī míng ér qǐ】

    成语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急起直追【jí qǐ zhí zhuī】

    成语解释: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成语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将勤补拙【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尽心竭力【jìn xīn jié lì】

    成语解释: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成语出处:后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 九转功成【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

    成语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成语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苦心孤诣【kǔ xīn gū yì】

    成语解释: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成语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 来处不易【lái chù bù yì】

    成语解释: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成语出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力争上游【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语解释: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成语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乐事劝功【lè shì quàn gōng】

    成语解释:指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 乐天任命【lè tiān rèn mìng】

    成语解释:犹言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成语出处: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 力学不倦【lì xué bù juàn】

    成语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旧唐书·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 力学笃行【lì xué dǔ xíng】

    成语解释: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成语出处:宋·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 牧豕听经【mù shǐ tīng jīng】

    成语解释: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成语出处:《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 齐心合力【qí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齐心协力【qí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zh】

    成语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成语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 倾耳而听【qīng ěr ér tīng】

    成语解释: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成语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