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春生秋杀【chūn shēng qiū shā】

    成语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 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

    成语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成语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春秋笔法【chūn qiū bǐ fá】

    成语解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 春秋鼎盛【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成语解释: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 春蛙秋蝉【chūn wā qiū chán】

    成语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成语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 春去秋来【chūn qù qiū lái】

    成语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 寒蝉凄切【hán chán qī qiè】

    成语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成语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 金风送爽【jīn fēng sòng shuǎng】

    成语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成语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 金风玉露【jīn fēng yù lù】

    成语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落叶知秋【luò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 秋风落叶【qiū fēng luò yè】

    成语解释: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 天朗气清【tiān lǎng qì qīng】

    成语解释: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成语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

    成语解释: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成语出处:

  • 叶落知秋【yè luò zhī qiū】

    成语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 一日三秋【yī rì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秋月春花【qiū yuè chūn huā】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成语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天高云淡【tiān gāo yún dàn】

    成语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成语出处:

  • 秋风萧瑟【qiū fēng xiāo sè】

    成语解释: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成语出处: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

  • 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

    成语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成语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