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成语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过眼云烟【guò yǎn yún yān】

    成语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镌心铭骨【juān xīn míng gǔ】

    成语解释: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 镌骨铭心【juān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成语出处: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 刻肌刻骨【kè jī kè gǔ】

    成语解释:形容感受极深刻。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绍诗表》:“刻肌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 刻骨镂心【kè gǔ lòu xīn】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刻骨铭心【kè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没齿难忘【mò chǐ nán wàng】

    成语解释: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

  • 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成语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 永志不忘【yǒng zhì bù wàng】

    成语解释:永远记住,不遗忘。

    成语出处: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 刳心雕肾【kū xīn diāo shèn】

    成语解释:犹言刻骨铭心。表示强烈的情感。

    成语出处:

  • 铭肤镂骨【míng fū lòu gǔ】

    成语解释: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同“铭心镂骨”。

    成语出处: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铭肤镂骨,不敢殒坠。”

  • 铭感不忘【míng gǎn bù wàng】

    成语解释: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永记心上。深刻地记在心上,感激不忘。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 铭心刻骨【míng xīn kè gǔ】

    成语解释: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谆谆教诲【zhūn zhūn jiào huì】

    成语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成语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