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慢不逊【ào màn bù xùn】

    成语解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成语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 白眼相看【bái yǎn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 不堪入耳【bù kān rù ěr】

    成语解释: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鼻孔朝天【bí kǒng cháo tiān】

    成语解释: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成语出处:见“鼻孔撩天”。

  • 鼻孔撩天【bí kǒng liáo tiān】

    成语解释: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成语出处: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 出言无状【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语解释: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 大模大样【dà mó dà yà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 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

    成语解释: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成语解释: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成语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佛头著粪【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高傲自大【gāo ào zì dà】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 力不从心【lì bù cóng xīn】

    成语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成语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 目中无人【mù zhōng wú rén】

    成语解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 目无尊长【mù wú zūn zhǎng】

    成语解释: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成语出处: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

  • 上谄下渎【shàng chǎn xià dú】

    成语解释: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 上交不谄【shàng jiāo bù chǎn】

    成语解释:谄:巴结、奉承。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 淫言媟语【yín yán liǎng yǔ】

    成语解释: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成语出处:唐·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淫言媟语,冬寒夏热,人人肌骨,不可除去。”

  • 淫词秽语【yín cí huì yǔ】

    成语解释:淫荡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 淫词亵语【yín cí xiè yǔ】

    成语解释:淫荡猥亵的言词。亦作“淫词秽语”。

    成语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改之(刘改之)全学稼轩皮毛,不则即为《沁园春》等调,淫词亵语,污秽词坛。”

  • 淫言狎语【yín yán xiá yǔ】

    成语解释: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同“淫言媟语”。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洪遂初》:“(襄城)一日偶至书院中,见案上一帙,观之,乃春画也。每幅有洪诗,多淫言狎语,遂为逐客。”

  • 不肖子孙【bù xiào zǐ sūn】

    成语解释: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 不屑一顾【bù xiè yī gù】

    成语解释: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 跋扈飞扬【bá hù fēi yáng】

    成语解释:指骄横放肆。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鄙夷不屑【bǐ yí bù xiè】

    成语解释:指轻视;看不起。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 烈烈轰轰【liè liè hōng hōng】

    成语解释: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 肆言詈辱【sì yán lì rǔ】

    成语解释: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成语出处:且迈远置辞,无乃侵慢,民作符檄,肆言詈辱,放笔出手,即就齑粉。 《南齐书·丘巨源传》

  • 以老卖老【yǐ lǎo mài lǎo】

    成语解释: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

    成语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 前遮后拥【qián zhē hòu yōng】

    成语解释:遮:阻拦。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这里齐臻臻前遮后拥,美甘甘笑口欢容,只待要静巉巉幕天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