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步步高升【bù bù gāo shēng】

    成语解释: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春风得意【chūn fēng dé yì】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春风满面【chūn fēng mǎn miàn】

    成语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春回大地【chūn huí dà dì】

    成语解释: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成语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 春意盎然【chūn yì àng rán】

    成语解释: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成语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大地回春【dà dì huí chūn】

    成语解释: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 大吉大利【dà jí dà lì】

    成语解释: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 得意洋洋【dé y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语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额手称庆【é shǒu chēng qìng】

    成语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 福星高照【fú xīng gāo zhào】

    成语解释: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管保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 恭贺新禧【gōng hè xīn xǐ】

    成语解释: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贺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贺年的常用语。

    成语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一章:“全都张灯结彩,高悬着‘庆祝元旦’、‘恭贺新禧’之类的大字装饰。”

  •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欢欣鼓舞【huān xīn gǔ wǔ】

    成语解释: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欢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 回味无穷【hu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吉祥如意【jí xiáng rú yì】

    成语解释: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 锦上添花【jǐn shàng tiān huā】

    成语解释: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六畜兴旺【liù chù xīng wàng】

    成语解释: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成语出处:

  • 忙忙碌碌【máng máng lù lù】

    成语解释: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 拍手称快【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语解释: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 普天同庆【pǔ tiān tóng qìng】

    成语解释: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荣华富贵【róng huá fù guì】

    成语解释: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 万家灯火【wàn jiā dēng huǒ】

    成语解释: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万象更新【wàn xiàng gēng xīn】

    成语解释: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 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成语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成语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 兴高彩烈【xìng gāo cǎi liè】

    成语解释: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同“兴高采烈”。

    成语出处: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这里的黄脸干儿们,也听得兴高彩烈。”

  • 洋洋得意【yáng yáng dé yì】

    成语解释: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成语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成语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 歌舞升平【gē wǔ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