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百孤寒【bā bǎi gū hán】

    成语解释: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 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

    成语解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

    成语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不仁不义【bù rén bù yì】

    成语解释: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 唇齿相依【chún chǐ xiāng yī】

    成语解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唇齿相须【chún chǐ xiāng xū】

    成语解释: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唇辅相连【chún fǔ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犹言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 辅车相依【fǔ chē xiāng yī】

    成语解释: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狗仗人势【gǒu zhàng rén shì】

    成语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成语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 孤苦伶仃【gū kǔ líng dīng】

    成语解释: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孤立无援【gū lì wú yuán】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庄公既碍姜氏之面,又度公孙滑孤立无援,不能有为。”

  • 改换门庭【gǎi huàn mén tíng】

    成语解释: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 孤苦零丁【gū kǔ líng dīng】

    成语解释: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成语出处: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狗傍人势【gǒu bàng rén shì】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 好女不穿嫁时衣【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成语解释: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成语出处: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 横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成语解释: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怙恩恃宠【hù ēn shì chǒng】

    成语解释: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 积谷防饥【jī gǔ fáng jī】

    成语解释: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成语出处:元·高则诚《琵琶记·谏父》:“又道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 就地取材【jiù dì qǔ cái】

    成语解释: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成语出处:《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 两手空空【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成语解释: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成语出处: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 伶仃孤苦【líng dīng gū kǔ】

    成语解释: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

    成语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人离乡贱【rén lí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指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成语出处:明·沈璟《埋剑记·柔远》:“自古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语话,信非假,到如今转忆家。”

  • 生死相依【shēng sǐ xiāng yī】

    成语解释: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 食租衣税【shí zū yī shuì】

    成语解释: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成语出处:《史记·平准书》:“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汉书·食货志下》:“县官食租衣税而已。”

  • 爽然若失【s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成语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鹏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丧家之狗【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语解释: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 四海飘零【sì hǎi piāo líng】

    成语解释: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 为非作歹【wéi fēi zuò dǎi】

    成语解释:做种种坏事。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 无根无蒂【wú gēn wú dì】

    成语解释: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没有依靠,没有牵累。

    成语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藉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 无依无靠【wú yī wú kào】

    成语解释:形容孤苦无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天啊!只道与你一竹竿到底,白头相守,那里说起半路上就抛撇了,遗下许多儿女,无依无靠。”

  • 无所依归【wú suǒ yī guī】

    成语解释:没有依靠和归宿。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世间》:“民其无如矣。”晋·郭象注:“无所依归。”

  • 相依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

    成语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 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成语解释: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