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拔树寻根【bá shù xún gēn】

    成语解释:比喻追究到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百年树人【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笔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不蔓不枝【bù màn bù zhī】

    成语解释: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残花败柳【cán huā bài liǔ】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

    成语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成语解释: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 草创未就【cǎo chuàng wèi jiù】

    成语解释: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

    成语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成语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草船借箭【cǎo chuǎn jiè jiàn】

    成语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 吹气如兰【chuī qì rú lán】

    成语解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成语出处: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

    成语解释: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 风行草偃【fēng xíng cǎo yǎn】

    成语解释: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丰富多彩【fēng fù duō cǎi】

    成语解释: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成语出处: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 根深叶茂【gēn shēn yè mào】

    成语解释: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成语出处: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古木参天【gǔ mù cān tiān】

    成语解释: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含苞待放【hán bāo dài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花花世界【huā huā shì jiè】

    成语解释: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成语出处: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花街柳巷【huā jiē liǔ xiàng】

    成语解释: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花街柳陌,众多娇艳名姬;楚馆秦楼,无限风流歌妓。”

  • 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花前月下【huā qián yuè xià】

    成语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花容月貌【huā róng yuè mào】

    成语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成语解释: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 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

    成语解释: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