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拜之交【bā bài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 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

    成语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伯埙仲篪【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 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伯歌季舞【bó gē jì wǔ】

    成语解释: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三:“伯歌季舞,宴乐以喜。”

  • 伯仲叔季【bó zhòng shū jì】

    成语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 称兄道弟【chēng xiōng dào dì】

    成语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 出生入死【chū shēng rù sǐ】

    成语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慈明无双【cí míng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 操戈同室【cāo gē tóon shì】

    成语解释: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成语出处: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 长枕大衾【cháng zhěn dà qīn】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五八:“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大衾,虽甚亲爱,亦是无以限制之,无足观者。”

  • 代人受过【dài rén shòu guò】

    成语解释: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成语出处: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1章

  • 道义之交【dào yì zhī jiāo】

    成语解释: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 道弟称兄【dào dì chēng xiōng】

    成语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欠涅磐出世。”

  • 豆萁燃豆【dòu qí rán dòu】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相残。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二惠竞爽【èr huì jìng shuǎng】

    成语解释: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范张鸡黍【fàn zhāng jī shǔ】

    成语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分居异爨【fēn jū yì cuàn】

    成语解释: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成语出处:

  •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分形连气【fēn xíng lián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 封胡羯末【fēng hú jié mò】

    成语解释: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成语出处:《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適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跗萼联芳【fū è lián fā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成语出处:

  • 跗萼载韡【fū è zǎi wěi】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成语出处:《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郑玄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孔颖达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晖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

  •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成语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 各有所好【gè yǒu suǒ hào】

    成语解释: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成语出处: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 孤独鳏寡【gū dú guān guǎ】

    成语解释: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骨肉离散【gǔ ròu lí sàn】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骨肉团圆【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鳏寡孤独【guān guǎ gū dú】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管鲍之交【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语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 鳏寡惸独【guān guǎ gū dú】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

  • 鳏寡孤茕【guān guǎ gū qióng】

    成语解释: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唐·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 鳏寡孤惸【guān guǎ gū dì】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惸,无兄弟。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

  • 鳏寡茕独【guān guǎ qióng dú】

    成语解释: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唐·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 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

    成语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