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百口莫辩【bǎi kǒu mò biàn】

    成语解释: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成语出处: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óng】

    成语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

    成语解释: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无计可施【wú jì kě shī】

    成语解释: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万般无奈【wàn bān wú nài】

    成语解释:万般:极其,非常。实在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2回:“耘轩万般无奈,只得写‘杯水候叙’贴儿,把娄程二位请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