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安稳稳【ān ān wěn wě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吹吹打打【chuī chuī dǎ dǎ】

    成语解释: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成语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 匪匪翼翼【féi féi yì yì】

    成语解释: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诗经·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 风风火火【fēng fēng huǒ huǒ】

    成语解释: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 风风雨雨【fēng fēng yǔ yǔ】

    成语解释: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成语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慌慌张张【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 恍恍荡荡【huǎng huǎng dàng dàng】

    成语解释:摇晃不定。

    成语出处:

  • 昏昏沉沉【hūn hūn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 混混沌沌【hùn hùn dùn dùn】

    成语解释: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 哼哼唧唧【hēng hēng jī jī】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 家家户户【jiā jiā hù hù】

    成语解释: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 结结巴巴【jiē jiē bā bā】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口口声声【kǒu kǒu shē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成语出处:克·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 磊磊落落【lěi lěi luò luò】

    成语解释: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成语出处:《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林林总总【lín lín zǒng zǒng】

    成语解释:形容众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 林林而群。”

  • 落落穆穆【luò luò mù mù】

    成语解释: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冷淡。

    成语出处:《晋书·王澄传》:“澄嘗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 唠唠叨叨【lāo lāo dāo dāo】

    成语解释: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

    成语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 忙忙碌碌【máng máng lù lù】

    成语解释: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 懵懵懂懂【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成语解释: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 明明白白【míng míng bái bái】

    成语解释: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 扭扭捏捏【niǔ niǔ niē niē】

    成语解释: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 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

    成语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成语出处:《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 千千万万【qiān qiān wàn wàn】

    成语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成语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 卿卿我我【qīng qīng wǒ wǒ】

    成语解释: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 日日夜夜【rì rì yè yè】

    成语解释: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成语出处: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 三三两两【sān sān liǎng liǎng】

    成语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成语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词:“袖手旁观初未说,两两三三而已。”

  • 三三五五【sān sān wǔ wǔ】

    成语解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成语出处: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 生生世世【shēng shēng shì shì】

    成语解释:指今生、来世以至永世。

    成语出处:《南史·王敬则传》:“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

  • 是是非非【shì shì fēi fēi】

    成语解释: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成语出处:《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 洒洒潇潇【sǎ sǎ xiāo xiāo】

    成语解释:犹落落大方。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洒洒潇潇裁蝶翘,飘飘荡荡剪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迭迭层层道路迷。”

  • 偷偷摸摸【tōu tōu mō mō】

    成语解释: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成语出处: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