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碍手碍脚【ài shǒu ài jiǎo】

    成语解释:妨碍别人做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 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

    成语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百战百胜【bǎi zhàn bǎi shèng】

    成语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 悖入悖出【bèi rù bèi chū】

    成语解释: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博览群书【bó lǎn qún shū】

    成语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成语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不计其数【bù jì qí shù】

    成语解释: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 不可胜数【bù kě shèng shǔ】

    成语解释: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成语出处:《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 不明不白【bù míng bù bái】

    成语解释: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怎么不明不白,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

  •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

    成语解释: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不知凡几【bù zhī fán jǐ】

    成语解释: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成语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 不足为奇【bù zú wéi qí】

    成语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成语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 兵强将勇【bīng qiáng àng yǒng】

    成语解释: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苍翠欲滴【cāng cuì yù dī】

    成语解释: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成语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彻头彻尾【chè tóu chè wěi】

    成语解释: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胡季随书》:“近日学者说得太高了,意思都不确实,不曾见理会得一书一事,彻头彻尾。”

  • 称王称霸【chēng wáng chēng bà】

    成语解释: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 成千上万【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 诚心诚意【chéng xī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成语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楚弓楚得【chǔ gōng chǔ dé】

    成语解释: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 此地无银三百两【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成语解释: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成语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 车载船装【chē zǎi chuán z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啊呀!’瞎眼舅爷大吃一惊,‘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你娘母子的票子,车载船装哩?’”

  • 车击舟连【chē jī zhōu lián】

    成语解释: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督食饶给,车击舟连。”

  • 成城断金【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成语解释: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大手大脚【dà shǒu dà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 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

    成语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

    成语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成语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 独来独往【dú lái dú wǎng】

    成语解释: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 斗量车载【dǒu liáng chē zài】

    成语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 恶衣恶食【è yī è shí】

    成语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婀娜多姿【ē nuó duō zī】

    成语解释: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成语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 繁荣富强【fán róng fù qiáng】

    成语解释: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成语出处: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非亲非故【fēi qīn fēi gù】

    成语解释: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成语出处:唐·马戴《寄贾岛》诗:“佩玉与铿金,非亲亦非故。”

  • 非驴非马【fēi lǘ fēi mǎ】

    成语解释: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成语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