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年树人【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胆小怕事【dǎn xiǎo pà shì】

    成语解释: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感人肺腑【gǎn rén fèi fǔ】

    成语解释: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高风亮节【gāo fēng liàng jié】

    成语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成语解释: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 华而不实【huá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 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成语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能屈能伸【néng qū néng shēn】

    成语解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 能工巧匠【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语解释: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

  • 能上能下【néng shàng néng xià】

    成语解释: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成语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能上能下,能与人民共患难,同安乐!”

  • 普天之下【pǔ tiān zhī xià】

    成语解释: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

    成语解释: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成语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天长日久【tiān cháng rì jiǔ】

    成语解释:时间长,日子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

  • 天知地知【tiān zhī dì zhī】

    成语解释: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成语出处: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 万贯家财【wàn guàn jiā cái】

    成语解释:形容家产极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牛璘有万贯家财,在赵江梅家作赘。”

  • 亡命之徒【wáng mìng zhī tú】

    成语解释: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成语出处:《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成语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心甘情愿【xīn gān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成语解释: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 yòng】

    成语解释: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成语出处: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 艺高胆大【yì gāo dǎn dà】

    成语解释: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蒸蒸日上【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成语解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成语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 执法如山【zhí fǎ rú shān】

    成语解释: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忠贞不渝【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语解释: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 专心一志【zhuān xīn yī zhì】

    成语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成语出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