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钱如命【ài qián rú mìng】

    成语解释: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成语出处: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能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 苍蝇见血【cāng yíng jiàn xuě】

    成语解释: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男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 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成语解释: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 垂涎欲滴【chuí xián yù dī】

    成语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 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成语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 得陇望蜀【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东食西宿【dōng shí xī sù】

    成语解释: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眈眈逐逐【dān dān zhú zhú】

    成语解释: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

    成语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饿虎吞羊【è hǔ tūn yáng】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 饿虎擒羊【è hǔ qín yáng】

    成语解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分文不取【fēn wén bù qǔ】

    成语解释: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懒龙分文不取,也不问多少,尽数与了贫儿。”

  • 封豕长蛇【fēng shǐ cháng shé】

    成语解释: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 宫邻金虎【gōng lín jīn hǔ】

    成语解释: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成语出处:汉·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 横赋暴敛【héng fù bào liǎn】

    成语解释: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成语出处: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 饥鹰饿虎【jī yīng è hǔ】

    成语解释:比喻凶残贪婪。

    成语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 瘠人肥己【jí rén féi jǐ】

    成语解释: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 桀贪骜诈【jié tān ào zhà】

    成语解释: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牍,殷勤讽勉,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痛改前非。”

  • 克伐怨欲【kè fá yuàn yù】

    成语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 揽权纳贿【lǎn quán nà huì】

    成语解释: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 狼贪虎视【láng tān hǔ shì】

    成语解释: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陷关》:“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 狼心狗行【láng xīn gǒu xíng】

    成语解释: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 利欲熏心【lì yù xūn xīn】

    成语解释: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 掠人之美【lüè rén zhī měi】

    成语解释:掠:夺取。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自己所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

  • 狼顾鸢视【láng gù yuān shì】

    成语解释: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 狼吞虎噬【lá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 漫无止境【màn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成语出处:

  • 没完没了【méi wán méi liǎo】

    成语解释:无穷尽。

    成语出处: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

  • 敲诈勒索【qiāo zhà lè suǒ】

    成语解释: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

    成语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骑鹤上扬州【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

    成语解释: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骑上扬州鹤【qí shàng yáng zhōu hè】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成语出处:

  • 骑鹤扬州【qí hè yáng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成语出处: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骑扬州鹤【qí yáng zhōu hè】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成语出处:

  • 染指垂涎【rǎn zhǐ chuí xián】

    成语解释: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成语出处:《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

    成语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