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碧血丹心【bì xuè dān xīn】

    成语解释: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不辞劳苦【bù cí láo kǔ】

    成语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俯拾即是【fǔ shí jí shì】

    成语解释: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成语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救死扶伤【jiù sǐ fú shāng】

    成语解释: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临危不惧【lín wēi bù jù】

    成语解释: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灵丹妙药【líng dān miào yào】

    成语解释: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

  • 起死回生【qǐ sǐ huí shēng】

    成语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成语出处: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 仁心仁术【rén xīn rén shù】

    成语解释: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 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语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舍己救人【shě jǐ jiù rén】

    成语解释: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 舍死忘生【shě sǐ wàng shēng】

    成语解释: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成语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体贴入微【tǐ tiē rù wēi】

    成语解释: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万众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药到病除【yào dào bìng chú】

    成语解释: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成语出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 治病救人【zhì bìng jiù rén】

    成语解释: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 着手成春【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成语解释: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舅逢花开,如瞻岁新。”

  • 精忠报国【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成语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

    成语解释:指医生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 玉洁冰清【yù jié bīng qīng】

    成语解释: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妄瑕》:“伯夷叔齐,冰清玉洁,以义不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

  • 挖空心思【wā kōng xīn sī】

    成语解释: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无微不至【wú wēi bù zhì】

    成语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众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成语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成语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 白衣天使【bái yī tiān shǐ】

    成语解释:指护士

    成语出处: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