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补天浴日【bǔ tiān yù rì】

    成语解释: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

    成语解释: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成语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 凤舞鸾歌【fèng wǔ luán gē】

    成语解释: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成语出处: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 夸父逐日【kuā fù zhuī rì】

    成语解释: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 鸾飞凤舞【luán fēi fèng wǔ】

    成语解释: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经》:“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

  • 盘古开天地【pán gǔ kāi tiān dì】

    成语解释: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成语出处:《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 三过其门而不入【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语解释: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成语解释: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成语出处:《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成语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 心腹之疾【xīn fù zhī jí】

    成语解释: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 自给自足【zì jǐ zì zú】

    成语解释: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自得其乐【zì dé qí lè】

    成语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

    成语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女娲补天【nǚ wā bǔ tiān】

    成语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人心不足蛇吞象【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炎黄子孙【yán huáng zǐ sūn】

    成语解释: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成语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 这山望着那山高【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成语解释: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 大禹治水【dà yǔ zhì shuǐ】

    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 嫦娥奔月【cháng é bēn yuè】

    成语解释: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成语出处: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 舞鸾歌凤【wǔ luán gē fèng】

    成语解释:鸾凤在歌舞。比喻男女间情深意切。

    成语出处: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残月落花烟重,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关。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长短句》

  • 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山海经·海内南经》

  • 刑天争神【xíng tiān zhēng shén】

    成语解释:刑天:神话人物。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 穷街陋巷【qióng jiē lòu xiàng】

    成语解释:贫穷破旧的街巷

    成语出处:戴叔伦《送张南史》:“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