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哀哀父母【āi āi fù mǔ】

    成语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春晖寸草【chūn huī cùn cǎo】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椿萱并茂【chūn xuān bìng mào】

    成语解释: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成语出处:汉·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 恩逾慈母【ēn yú cí mǔ】

    成语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 分形同气【fēn xíng tó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分形共气【fēn xíng gò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 分形连气【fēn xíng lián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 风木之思【fēng mù zhī sī】

    成语解释: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 骨肉相连【gǔ ròu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成语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 骨肉团圆【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顾复之恩【gù fù zhī ēn】

    成语解释: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成语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昊天罔极【hào tiān wǎng jí】

    成语解释: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恨铁不成钢【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成语出处: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

  • 老牛舐犊【lǎo niú shì dú】

    成语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舐犊情深【shì dú qíng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三迁之教【sān qiān zhī jiào】

    成语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施衿结褵【shī jīn jié lí】

    成语解释: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成语出处:语出《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 舐犊之爱【shì dú zhī ài】

    成语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成语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 望子成龙【wàng zǐ chéng lóng】

    成语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先见之明【xiān jiàn zhī míng】

    成语解释: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孝思不匮【xiào sī bù kuì】

    成语解释: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衣食父母【yī shí fù mǔ】

    成语解释:指生活所依赖的人。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 倚门倚闾【yǐ mén yǐ lǚ】

    成语解释: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寸草春晖【cùn cǎo chūn huī】

    成语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母三迁【mèng mǔ sān qiān】

    成语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语重心长【yǔ zhòng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成语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父慈子孝【fù cí zǐ xiào】

    成语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父母恩勤【fù mǔ ēn qín】

    成语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望云之情【wàng yún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 骨肉相亲【gǔ ròu xiāng qīn】

    成语解释: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