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人才辈出【rén cái bèi chū】

    成语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 天各一方【tiān gè yī fāng】

    成语解释: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成语出处: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 各奔前程【gè bèn qián chéng】

    成语解释: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张协状元 贫女乞食回乡》:“方信相逢不下马,也须各自奔前程。”

  •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 桃李满天下【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满城桃李【mǎn chéng táo lǐ】

    成语解释: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