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丹青不渝【dān qīng bù yú】

    成语解释: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 点睛之笔【diǎn jīng zhī bǐ】

    成语解释: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成语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 丹青妙手【dān qīng miào shǒu】

    成语解释: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成语出处:唐·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呼之欲出【hū zhī yù chū】

    成语解释: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成语出处: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

    成语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浑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活灵活现【huó lí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画龙刻鹄【huà lóng kè hú】

    成语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成语出处:清·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成语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成语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 无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语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

    成语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

    成语解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成语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 笔墨横姿【bǐ mò héng zī】

    成语解释: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成语出处:清·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 画虎不成【huà hǔ bù chéng】

    成语解释: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妙手丹青【miào shǒu dān qīng】

    成语解释: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 点指画字【diǎn zhǐ huà zì】

    成语解释: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成语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 画虎不成反类犬【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

    成语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 笔底春风【bǐ dǐ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成语出处:元·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