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

    成语解释: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焚薮而田【fén sǒu ér tián】

    成语解释: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 焚林而狩【fén lín ér shòu】

    成语解释: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 焚林而田【fén lín ér tián】

    成语解释: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 焚林而畋【fén lín ér tián】

    成语解释: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宋·秦观《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鱼,明年无鱼。”

  • 苟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

    成语解释: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十回:“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 苟且之心【gǒu qiě zhī xīn】

    成语解释: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竭泽而渔【jié zé ér yú】

    成语解释: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竭泽焚薮【jié zé fén sǒu】

    成语解释: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今朝有酒今朝醉【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

    成语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成语出处: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成语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酒囊饭袋【jiǔ náng fàn dài】

    成语解释: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 今日有酒今日醉【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

    成语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成语出处:茅盾《狂欢的解剖》:“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尸位素餐【shī wèi sù cān】

    成语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剜肉补疮【wān ròu bǔ chuāng】

    成语解释: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成语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行尸走肉【xíng shī zǒu ròu】

    成语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远见卓识【yuǎn jiàn zhuó shí】

    成语解释: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成语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 纸醉金迷【zhǐ zuì jīn mí】

    成语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成语出处:

  •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強从事的意思。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时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 漏脯充饥【lòu fǔ chōng jī】

    成语解释:漏脯:挂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扑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 疗疮剜肉【liáo chuāng wān ròu】

    成语解释: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成语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 贪小失大【tān xiǎo shī dà】

    成语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苟且偷生【gǒu qiě tōu shēng】

    成语解释: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成语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 容头过身【róng tóu guò shēn】

    成语解释:只要头容得下,身子就过得去。比喻得过且过。

    成语出处:《后汉书·西羌传》:“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

  • 鼠目寸光【shǔ mù cùn guāng】

    成语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成语出处: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挖肉补疮【wā ròu bǔ c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成语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因循苟且【yīn xún gǒu qiě】

    成语解释:沿袭旧的,敷衍应付。

    成语出处:宋·吕祖谦《答潘叔度》:“以此等语言自恕,则因循苟且,无一事可为矣!”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強从事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我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像从前那位老中堂,摆在面上被人家骂什嚒卖国贼,我就得了。”

  • 顾头不顾脚【gù tóu bù gù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只顾眼前,不顾今后,缺乏通盘打算。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成语出处:

  • 目光短浅【mù guāng duǎn qiǎn】

    成语解释: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成语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苟且因循【gǒu qiě yīn xún】

    成语解释: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