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成语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 捶胸顿足【chuí xiōng dùn zú】

    成语解释: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大显身手【dà xiǎn shēn shǒu】

    成语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成语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

    成语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 惊心动魄【jīng xīng dòng pò】

    成语解释: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成语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 披星戴月【pī xīng dài yuè】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平分秋色【píng fēn qiū sè】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语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披麻戴孝【pī má dài xiào】

    成语解释: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 痛改前非【tòng gǎi qián fēi】

    成语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偷鸡摸狗【tōu jī mō gǒu】

    成语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 徒有虚名【tú yǒu xū míng】

    成语解释: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 吞云吐雾【tūn yún tǔ wù】

    成语解释: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 枉费心机【wǎng fèi xīn jī】

    成语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 温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

    成语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 扬眉吐气【yáng méi tǔ qì】

    成语解释: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引经据典【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 沾花惹草【zhān huā rě cǎo】

    成语解释:犹言沾风惹草。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 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风霜,丝鬓如银。”

  • 与虎谋皮【yǔ hǔ móu pí】

    成语解释: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 分我杯羹【fēn wǒ bēi gēng】

    成语解释: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损兵折将【sǔn bīng zhé jiàng】

    成语解释: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俺如今领兵与他交战,丞相也枉则损兵折将。”

  • 斩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