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才子佳人【cái zǐ jiā rén】

    成语解释: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自多愁。”

  • 超群出众【chāo qún chū zhòng】

    成语解释:指超出众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 才学兼优【cái xué jiān yōu】

    成语解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 雏凤清声【chú fèng qīng shēng】

    成语解释: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 丹青妙手【dān qīng miào shǒu】

    成语解释: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成语出处:唐·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地灵人杰【dì líng rén jié】

    成语解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东南之美【dōng nán zhī měi】

    成语解释: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成语出处: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 东南之秀【dōng nán zhī xiù】

    成语解释:指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东南竹箭【dōng nán zhú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封胡遏末【fēng hú è mò】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子弟。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风流人物【fēng liú rén wù】

    成语解释: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工力悉敌【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亨嘉之会【hēng jiā zhī huì】

    成语解释: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成语出处:《周易·乾》:“亨者,嘉之会。”

  • 后来之秀【hòu lái zhī xiù】

    成语解释: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 后起之秀【hòu qǐ zhī xiù】

    成语解释: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成语出处:《晋书·王忱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 黄钟瓦釜【huáng zhōng wǎ fǔ】

    成语解释: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 坚强不屈【jiān qiáng bù qū】

    成语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良工心苦【liáng gōng xīn kǔ】

    成语解释: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成语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 鸾交凤友【luán jiāo fèng yǒu】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鸾翔凤集【luán xiáng fèng jí】

    成语解释: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

    成语出处:晋·傅咸《申怀赋》:“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亲。”

  • 南金东箭【nán jīn dōng jiàn】

    成语解释: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

    成语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 人才辈出【rén cái bèi chū】

    成语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 人杰地灵【rén jié dì líng】

    成语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日行千里【rì xí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成语出处:《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 脱颖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

    成语解释: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吾家千里驹【wú jiā qiān lǐ jū】

    成语解释:千里驹:日行千里的马。我家的千里马。夸赞自家优秀的子侄。

    成语出处:《晋书·符朗载记》:“坚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 秀出班行【xiù chū bān háng】

    成语解释: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 学而优则仕【xué ér yōu zé shì】

    成语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一时之秀【yī shí zhī xiù】

    成语解释: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

    成语出处:《周书·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