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斗之才【bā dǒu zhī cái】

    成语解释: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 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成语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才识过人【cái shí guò rén】

    成语解释: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 才疏学浅【cái shū xué qiǎn】

    成语解释: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 出言成章【chū yá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出言有章【chū yán yǒu zhāng】

    成语解释:说话有条理。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才占八斗【cái zhān bā dǒu】

    成语解释: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成语出处: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石,念 dàn 。

  • 跌荡风流【diē dàng fēng liú】

    成语解释: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流”。

    成语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成语解释: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 风华绝代【fēng huá jué dài】

    成语解释: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成语出处:《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 风流倜傥【fēng liú tì tǎng】

    成语解释: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这边北院里同居的,也是个京官,姓车,号文琴,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为人甚是风流倜傥。”

  • 风流潇洒【fēng liú xiāo sǎ】

    成语解释: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

  • 锋铓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成语解释: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同“锋芒毕露”。

    成语出处:

  • 风流蕴藉【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语解释: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 晦迹韬光【huì jì tāo guāng】

    成语解释: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

  • 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

    成语解释: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 江郎才尽【jiāng láng cái jìn】

    成语解释: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成语出处:《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

    成语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 文江学海【wén jiāng xué hǎi】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成语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 文人墨客【wén rén mò kè】

    成语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

  • 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

    成语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学贯中西【xué guàn zhōng xī】

    成语解释: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 学究天人【xué jiū tiān rén】

    成语解释: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卓尔不群【zhuó ěr bù qún】

    成语解释: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 不拘细行【bù jū xì xíng】

    成语解释:犹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 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

    成语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跌宕风流【diē dàng fēng liú】

    成语解释: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

  • 满腹经纶【mǎn fù jīng lún】

    成语解释: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成语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与众不同【yǔ zhòng bù tóng】

    成语解释:跟大家不一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 盖世之才【gài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成语出处: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 见多识广【jiàn duō shí guǎng】

    成语解释: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