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挨肩擦膀【āi jiān cā bǎng】

    成语解释:指身体相贴近。也形容人群拥挤。

    成语出处: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你怎么偏要挨肩擦膀的,舒着手往我怀里摸甚么?”

  • 挨肩搭背【āi jiān dā bèi】

    成语解释:挨肩:肩和肩相靠。搭背:手搭在别人背上。形容极其亲昵的样子。

    成语出处:《官场维新记》第九回:“小玉凤见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连忙抛了各客,溜进房间里来,与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块儿。”

  • 挨三顶五【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平妖传》:“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挨山塞海【āi shān sè hǎi】

    成语解释: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 挨肩并足【āi jiān bìng zú】

    成语解释:形容人群拥挤。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竟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 挨肩叠背【āi jiān dié bèi】

    成语解释:形容人群拥挤。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当日看的真是挨户叠背。”

  • 捱三顶五【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 比肩接踵【bǐ jiān jiē zhǒng】

    成语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序》:“其间名臣巨儒、魁奇俊伟豪杰不群之士,比肩接踵而出。”又《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车马辐辏【chē mǎ fú còu】

    成语解释: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往人来,十分热闹。”

  •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

    成语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成语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

    成语解释: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成语出处:宋·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 蜂拥而来【fēng yōng ér lái】

    成语解释: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 方员可施【fāng yuán kě shī】

    成语解释: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成语出处:

  • 纷纷拥拥【fēn fēn yōng yōng】

    成语解释:指纷乱拥挤。

    成语出处:《天雨花》第二八回:“左弓右矢护车行,纷纷拥拥离京阙。”

  • 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解释: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挥汗成雨【huī hàn chéng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 掎裳连袂【jǐ cháng lián mèi】

    成语解释:裙子牵住裙子,袖子连着袖子。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宋·刘从义《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服靓妆,继日以掎裳连袂。”

  •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掎裳连襼【jǐ shang lián zhēng】

    成语解释: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晋·潘岳《藉田赋》:“蹑踵侧肩,掎裳连襼。”

  • 肩摩袂接【jiān mó mèi jiē】

    成语解释: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明·宋濂《赠传神陈德颜序》:“余自近岁以来,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一切谢绝已久。”

  • 磕头碰脑【kē tóu pèng nǎo】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 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

    成语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 连衽成帷【lián rèn chéng wéi】

    成语解释:衣襟相接而成帷帐。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骈肩叠迹【pián jiān dié jì】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乞捐输以待周急引》:“京师为四方之会,万民之所聚处,仕宦宾旅,骈肩叠迹。”

  • 骈肩接迹【pián jiān jiē jì】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宋·刘炎《迩言》:“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

  • 骈肩累迹【pián jiān lěi jì】

    成语解释: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 骈肩累踵【pián jiān lèi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

  • 骈肩累足【pián jiān lěi zú】

    成语解释: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 七手八脚【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 七嘴八舌【qī zuǐ bā shé】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成语出处: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