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碍手碍脚【ài shǒu ài jiǎo】

    成语解释:妨碍别人做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 安安稳稳【ān ān wěn wě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嗷嗷待哺【áo áo dài bǔ】

    成语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 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

    成语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百举百全【bǎi jǔ bǎi quán】

    成语解释: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百伶百俐【bǎi líng bǎi l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成语出处:明·马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有些狠素。”

  • 百战百胜【bǎi zhàn bǎi shèng】

    成语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 百依百顺【bǎi yī bǎi shùn】

    成语解释: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板上钉钉【bǎn shàng dìng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成语出处: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 悖入悖出【bèi rù bèi chū】

    成语解释: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必恭必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病病歪歪【bìng bìng wāi wāi】

    成语解释: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 波光粼粼【bō guāng lín lín】

    成语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成语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 卜夜卜昼【bǔ yè bǔ zhòu】

    成语解释: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 不伦不类【bù lún bù lèi】

    成语解释: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成语出处:明·吴炳《疗炉羹·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 不破不立【bù può bù lì】

    成语解释: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

    成语解释: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不知不觉【bù zhī bù jué】

    成语解释: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成语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不折不扣【bù zhé bù kòu】

    成语解释: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 百中百发【bǎi zhòng bǎi fā】

    成语解释: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 百战百败【bǎi zhàn bǎi bài】

    成语解释:指每战必败。

    成语出处:《汉书·萧何传》:“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 百举百捷【bǎi jǔ bǎi jié】

    成语解释: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办事万无一失。同“百举百全”。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 百顺百依【bǎi shùn bǎi yī】

    成语解释: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 百下百全【bǎi xià bǎi quán】

    成语解释: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冯奉世传》:“以将军材质之美,奋精兵,诛不轨,百下百全之道也。”

  • 百下百着【bǎi xià bǎi zháo】

    成语解释: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 百依百随【bǎi yī bǎi suí】

    成语解释:形容什么都顺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 本乡本土【běn xiāng běn tǔ】

    成语解释:指本地,家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

  • 笨嘴笨舌【bèn zuǐ bèn shé】

    成语解释: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 必躬必亲【bì gōng bì qīn】

    成语解释: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成语出处:《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变颜变色【biàn yán biàn sè】

    成语解释: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成语出处:管桦《不讲理的人》:“阔大爷注意到两个老头变颜变色的有点为难的样子,便惊讶地竖起眉毛,直瞪两眼,问道:‘怎么回事?’”

  • 变脸变色【biàn liǎn biàn sè】

    成语解释: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成语出处:《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 步步高升【bù bù gāo shēng】

    成语解释: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 步步登高【bù bù dēng gāo】

    成语解释: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时如何?’师曰:‘云生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