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苍白无力【āng bái búi lì】

    成语解释: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成语出处: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白日升天【bái rì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成语出处:《魏书·释老志》:“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

  • 白日衣绣【bái rì yì xiù】

    成语解释: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 白头如新【bái tóu rú xīn】

    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

    成语解释: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成语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白头偕老【bái tóu xié lǎo】

    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白眉赤眼【bái méi chì yǎn】

    成语解释:比喻平白无故。

    成语出处:明·沈德福《敝帚轩剩语·神名讹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其猥贱可知。”

  • 白衣卿相【bái yī qīng xiàng】

    成语解释: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 白云苍狗【bái yún cāng gǒu】

    成语解释: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

    成语解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 不分皂白【bù fēn zào bái】

    成语解释: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橙黄橘绿【chéng huáng jú lǜ】

    成语解释:指秋季景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齿白唇红【chǐ bái chún hóng】

    成语解释: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唇红齿白【chún hóng chǐ bái】

    成语解释: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橙黄桔绿【chéng huáng jú lǜ】

    成语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愁红惨绿【chóu hóng cǎn lü】

    成语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

    成语解释: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恶叉白赖【é chā bái lài】

    成语解释:耍无赖,无理取闹。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纷红骇绿【fēn hóng hài lǜ】

    成语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 浮翠流丹【fú cuì liú dān】

    成语解释: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成语出处: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 功标青史【gōng biāo qīng shǐ】

    成语解释: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 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 黑灯瞎火【hēi dēng xiā huǒ】

    成语解释: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红豆相思【hóng dòu xiāng sī】

    成语解释: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成语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红男绿女【hóng nán lǜ nǚ】

    成语解释: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成语出处: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

    成语解释: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成语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 红情绿意【hóng qíng lǜ yì】

    成语解释: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成语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

    成语解释: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黄旗紫盖【huáng qí zǐ gài】

    成语解释: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 黄童白叟【huáng tóng bái sǒu】

    成语解释: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 昏天黑地【hūn tiān hēi dì】

    成语解释: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真乃是慌不择路,赶了几日旱路,又搭船走,昏天黑地,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